第八十七章

方才念书那内侍已极知趣地退了出去。

垂拱殿乃理政之所, 自然庄严非凡。她们二人就这般并肩坐于阶上随意地说着话,那庄严之意便就淡了几分,肃穆的氛围亦和缓下来。

“陛下似乎不高兴。”郑宓试探之意颇明显。

明苏一听便知她是听闻了御史的事, 没好气地哼唧道:“谁这般嘴碎?”

郑宓笑道:“你别管是何人说的。”

明苏心中也有数, 左不过是明申、玄过这二人。

此事她原不打算告诉阿宓的, 横竖也不是什么大事。

只是眼下阿宓问了,她也不必瞒着,捋了捋衣摆, 随意道:“是个御史,一把岁数了,还不安生,给朕添不自在。”

郑宓望着她, 没说话。

明苏一对上她的目光,便明白她的意思, 带了些安慰地说道:“过几日便放了他,令他告老还乡便是了。”

她也没想着要一直关着他, 不过是杀鸡儆猴与众臣看罢了,是要大臣们明白, 今次小惩大诫,来日再有人触她的霉头,便不是能如此轻易便善了了。

郑宓听明苏这般说,便知明苏早有成算。

她一早就说过,想要安稳的日子, 明苏知晓她的心思, 不会去宣告天下。

但明苏也不愿遮遮掩掩,仿佛与她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般。

她们就如现在这般, 虽无名分,却不遮不掩,不避不闪,人人皆知她们是何关系。

等到百年后,她们还会在一座陵寝里长眠,无名却有实,也不差什么了。

郑宓想了想,一手随意地搭在明苏的膝盖上,问道:“陛下既然早有打算,为何还闷闷不乐?”

明苏眉宇舒展开,若说方才她还有些不开怀,眼下便什么郁郁都散了。

“你怎知我闷闷不乐,自你入殿,我便无一丝不悦,我分明是在笑的。”她抬眉望着郑宓,故作惊诧道。

“勿要明知故问。”郑宓横了她一眼。

明苏笑意更深,侧身靠在郑宓的肩上。

阿宓自然知晓,她们那么多年的情分,她是喜是忧,阿宓怎会不知。

她最懂她了。

“倒不是不高兴,不过是想起那御史上月才上表称颂了圣明,昨日便指桑骂槐地讽我昏庸,只觉得我这皇帝做得好坏皆凭他们一张嘴罢了。”明苏伏在郑宓的肩上不大在意地说道。

郑宓听她话语间似乎说得随意,其实还是有些不高兴的。

“陛下是明君还是昏君,百姓说了算,国库税银说了算,边境将士说了算,这些年国富民安,边境太平,民间提起陛下,人人称颂,陛下不要在意区区御史说的话。”

郑宓一篇话,将明苏安抚得恰到好处。

明苏想了想,又忍不住笑,笑得双肩发颤。

郑宓也不知道好好说着话她为何又笑了,便推了推她。

明苏自她肩上起来,坐直了身,眼眸弯弯的,那双清润的眼睛里便好似一江落满了桃花的春水,清澈又缠绵。

“我一听你这般耐心地安慰我,想到阿宓喜欢我,心里便欢喜得很。”

郑宓又无奈又心软,她侧首望着明苏,明苏眼中有着明亮的光,似乎不论过去多少年,她每回望向她时,眼中的光芒总是那样璀璨。

“那……”郑宓沉吟,总想奖励明苏些什么,思索了会儿,她问道,“明日休沐,陛下若得空,我们出宫去走走可好?”

明苏二话不说便答应了。

她们也不是头一回出宫。

偶尔在宫中闷了,明苏便会带着郑宓出宫去四处逛逛,逛得多了,京里京外风景秀美的去处,她们都去过了。

有几回还遇上了大臣,将大臣们吓得满身是汗,隔日便联名上奏君子不立围墙之下,陛下千万不可随意出宫。

若欲心存叵测之人,有分毫损伤,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便万死难辞其咎了。

明苏口上应着好,回头又不听他们的,大臣们只好退让,求陛下多带些侍卫。

这是自然的,即便他们不说,明苏也带足了侍卫。

天气热得很,明苏最是怕热,走远了兴许染上暑气,郑宓便与她在城中游玩。

城中也有好去处,譬如那相国寺,香火鼎盛,行人如织,每月初一十五,寺中便会请有德高僧开坛讲经,引来信徒无数。

她们今日便去那里,但却不是去听僧人讲经的。

高僧讲经之时,走街串巷的小贩与旅人便会聚集到相国寺外。久而久之,竟形成了庙会。

庙会很是热闹,贩卖之物也十分丰富,明苏很爱去那处游玩,时常买些文澜殿中没有的书籍,买几支雕琢拙朴却别出心裁的簪子赠与郑宓,也买些玩物带回宫去赐予明申。

今日郑宓又陪她去庙会玩,买了一盏小小的彩灯与她,明苏很喜欢,亲自提在手中,兴冲冲道:“等入了夜便点亮。”

她们玩了许多,还入相国寺尝了素斋。

直至黄昏方回宫。

不想方才还阳光灿烂,这一会儿便乌云四合,下起了暴雨,暴雨倾盆,雨伞无用。

她们行至半道,只得寻觅避雨之所。

玄过四下一看,喜道:“陛下,潜邸就在前头,正可去躲雨。”

明苏顺着他的目光朝前一看,果然前头便是信国公主府,是她当年做公主时的府邸,她转头与郑宓道:“我们去躲躲?”

郑宓心中便来了兴致:“也好……”

一行人便朝着公主府去。

陛下即位前的府邸,府中自有专人看守。

玄过上前去与那看守之人说了几句,那人立即变了脸色,忙开了门,让她们进去,又来向皇帝与太后行礼。

明苏没想到遇了场雨,却是凑巧到了她的潜邸,这几年她从未回来过,又抬头见阴云厚重,这场雨不知下到何处去,时辰却已不早了,便吩咐玄过道:“今夜在此歇一宿,明日再回宫去。”

玄过应了是,忙去安排了。

郑宓站在明苏身旁,往里头望了眼,前头的格局是寻常府邸的模样,只是格外大气一些,前院也建得十分宽阔。

明苏吩咐完,见郑宓正环顾府中格局,明苏兴致勃勃道:“我带你去里头看看。”

郑宓求之不得,明苏命人不必跟着,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小彩灯,确定没被雨淋着,方自内侍手中接过伞,自己与郑宓并肩沿着回廊朝里走去。

雨下得极大,屋檐下雨帘如注。

前院大气,过了那扇分隔前后院的月亮门,后头的景致便有些潦草了。

倒不是看守潜邸的人躲懒,任庭院荒废,而是明苏当年就不曾用过心,看守潜邸的人不过是令此地维持原样罢了。

她看着开得三三两两的几丛花,又看那几座摆得零落四散的假山,有些赧然,与郑宓道:“这里不好看,我没在这上头上过心,又不爱人靠近,此处常无人收拾,便成了这模样。”

她当年与郑宓分离后,哪有心思在家中景致上花功夫,她忙极了,要派人满天下地打听郑宓的消息,一有蛛丝马迹,便满心期盼地奔去探寻,她要在朝中争权夺利,要当皇帝的爪牙,要做的事很多,甚少得空。

即便偶有空闲,让她坐下喘口气,她也满心挂念着不知身在何处的郑宓,哪里顾得上身边的景致呢。

郑宓知道的,她轻轻地靠到明苏肩上,明苏便不说了,拍了拍她的背,安慰道:“阿宓,不打紧的,都过去了。”

她们如今过得很好,这便足够了。

郑宓紧握着明苏的手,她们再往里走,郑宓每见一景,都像是能透过时光漫长,看到曾经明苏行色匆匆地自此走过。

于是每一处潦草的景致都让她动容。

行至一处小院,院门敞着,几名内侍正从里头出来。

郑宓停住了,往里头看了看,此处倒是要比别处整齐些,花草郁郁。

虽叫雨水打湿了,也看得出是精心栽种的,那处大殿的窗前还栽了一丛青竹,青竹修长,挺拔青翠,长势极好。

郑宓已猜到这是何处了,她拉着明苏的衣袖往里走。

明苏跟在她身旁,朝里头看了眼,数年不至,倒是生疏了。

“里头也很寻常。”明苏到底是女子,要将从前的寝殿示与心爱之人,她难免羞涩。

郑宓在门前停下,看了看她以作安抚,而后推开了门。

想着那五年里,明苏每晚就是歇在这里,兴许也曾挂念她挂念得辗转难眠。

郑宓便满心动容,她走进去,便看到了床脚一条又粗又长的铁链。

那满心的感动便打住了,郑宓有些茫然,总觉得这锁链与这寝殿很是违和,她缓缓走过去,站在锁链边上,疑惑道:“明苏,你的寝殿里怎会有此物?”

明苏大惊失色,过去这么多年,她早将此事忘了。

“这、这……”她支支吾吾地说不上来。

郑宓弯身捡起锁链,重得很,她松了手,越看越古怪,回头问道:“究竟是做什么的?”

见是躲不过了,明苏声如蚊蚋,讷讷道:“原是想锁你的。”

郑宓愣了一下,看着那一头锁在床脚的锁链,弯身寻到它的另一头,另一头包着软软的缎子,将锁链上锋利的边缘全包好了,并不伤人,只是若锁上了,怕就再也挣不开了。

明苏心虚不已,站在她身边,解释道:“我也不知这链子为何还在寝殿中。”

还是看守潜邸的人过于慎重,时常清扫各处不说,连里头的物件都维持了原样。

“那时我以为你不喜欢我了,便想等你回来,就锁住你,不喜欢我,也不许你离开我。”

明苏说起来,自己都很是羞耻,都怨那时,她都不大清醒了,做的事自然也疯狂。

郑宓却只听出她那时的煎熬,满天下地寻一个早已死了的人,一个她以为早已不喜欢她,将她舍弃了的人,恐怕那时明苏想起她,没有丝毫甜蜜,除了担忧,便是心伤了吧。

“若是不喜欢你,又何必锁着我,何必还将我放在心里。”郑宓低低地道。

明苏抿了抿唇,不知郑宓为何这样说:“我自小就喜欢你,喜欢了好多年。”

郑宓垂下眼帘,再抬头时,眉眼间都含着温煦的笑意:“那你如今可还想锁我?”

如今自然已不需锁了。明苏有些莫名,突然,她灵光一现,飞快地看了眼床褥,床褥已铺设好了。

天色很快便黑透了,暴雨也渐渐停歇,雨后却是清凉沁人,是这夏日里难得的舒爽。

郑宓呼吸均匀,已入睡了,明苏却还醒着,她侧着身,单手拄着下巴,望着郑宓沉睡的容颜。

那锁链已解下来了,丢在床脚。

明苏想,得将锁链带入宫去才好,但阿宓必不会答应的。

明苏稍有遗憾,却未放弃,决定命玄过改日悄悄地再来一趟。

郑宓睡得很熟,明苏嘴边泛起了浅浅的笑意,她看到阿宓领口露出的一小节红绳,目色愈加轻柔下来,伸手轻轻地将红绳抽出一些,便看到悬在底下的小貔貅。

她轻柔地望着小貔貅,笑意更深了几分,俯身在郑宓唇边吻了吻,方掀开锦被下榻。

小彩灯被她放在桌上,她取了火折子将灯点亮。

彩灯的灯面是细绢所制,十分剔透,灯芯微微地晃动,火焰跟着摇晃,映在灯面上,很是好看。

明苏看了会儿,将彩灯高高地挂了起来。

她坐回床边,躺下来,将郑宓揽在怀里,郑宓睡梦中唤了声:“明苏……”

是梦中的呓语。

明苏道了句:“我在……”

将郑宓抱得更紧了些,跟着合上了眼,与她一同坠入梦乡。

>